認識狂犬病 遭動物咬傷莫恐慌
發病前接種疫苗 防護效果近百分百
撰文/吳相諪(埔里基督教醫院感控護理組護理師)
「狂犬病」──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,一旦發病後,致死率高達100%,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,及時就醫,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,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。
狂犬病係由患有狂犬病之動物的唾液,透過抓、咬的傷口進入人體,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,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,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。
狂犬病潛伏期約1至3個月不等,偶而短於7天,最長可達7年以上,視傷口嚴重程度、傷口部位神經分佈的多寡或與腦的距離、病毒株別、病毒量、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。
其實只要避免被動物咬、不撿拾生病的野生動物屍體就能避免感染病毒,萬一被動物咬傷,謹記1靜(保持冷靜)、2沖(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、再以優碘或70%酒精消毒)、3送(儘速就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)、4觀(盡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10天,但若動物兇性大發,不要冒險捕捉)。
埔基醫院是全國28家狂犬病疫苗儲備醫院之一,施打點持續擴充中,高風險民眾暴露後需接種5劑疫苗,且於「發病前接種,防護效果接近百分之百」;另傷及皮膚真皮層之嚴重咬傷個案,才需要接種免疫球蛋白。相關資訊可參閱「狂犬病防治專區」全球資訊網(http://www.cdc.gov.tw)。(2013.08.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