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著樂音之翼,飛翔-「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」誕生
乘著樂音之翼,飛翔
--「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」誕生
撰文╱何貞青 攝影/顏新珠
2013年的春天,草木正是蔥蘢,原野充滿律動,在象徵希望的季節裡,「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」也化蛹成軍,要為小鎮的人文氣息,增添飛揚旋律。
音樂家的震撼與反思
1999年的921地震後,許多音樂家先後進入埔里,用音樂撫慰災區的心靈,幫孩子的情緒找出口。台北指揮家樂團團長謝東昇即是其一。
埔里管弦樂師資本就不多,震後更是完全流失,謝東昇受邀為愛蘭國小成立管弦樂團,開始了北、中往返的日子。而這過程,不單只是一位音樂家的付出,更是一場人生的震撼與反思。
「在台北,學音樂是件稀鬆平常、流行高尚的事,家長也多是醫界學界的高社經人士,我們只要專心教學就好。」謝東昇回憶,來到埔里首次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長,有農人、臨時工、清潔人員、雜貨店老闆……,經濟上大多不充裕,但想培養孩子音樂素養的心,絕不比都市人少,甚至更加熱切。
實際所見的城鄉差距、音樂環境的貧瘠,讓謝東昇在教學之餘,還要費心為貧困但有天份的孩子尋找贊助。曾有學生因家中破產,跟著父母四處躲債而中斷學習,為了不埋沒孩子的天份,他和妻子劉妙紋甚至將孩子留在身邊長期栽培。
這些情況在台北幾乎不可能出現,謝東昇不知不覺開始轉換心境,學著以在地的眼光看待埔里的音樂教育。
後來,魚池鄉三育神學院邀請他前往任教,經過長考,他毅然舉家搬進埔里,除了自認流浪性格作祟,他也想做一些改變:「古典音樂不該只是精緻化的產物;音樂的學習與展演,也不該只在輝煌的殿堂;如何把古典樂帶到更多人的身邊,讓一般人都可以欣賞,那才是更重要的。」
「如果留在台北,頂多再多賺一、兩棟房子。但在這裡,我們卻可以為喜歡音樂的孩子,找到更多出路。」
自此,開啟他在埔里管弦樂教學的深耕。
厚植埔里音樂沃土
2011年起,新故鄉文教基金致力於再現埔里蝴蝶王國的推動,2012年9月,在紙教堂兒童合唱團團長陳致平等老師的通力合作下,推出「三隻毛蟲闖天下」兒童音樂劇。
「新故鄉」也特地邀請大埔里地區管弦樂界優秀的師生,組成跨團隊的「Butterfly管弦樂團」擔任現場伴奏,謝東昇任舞台監督,劉妙紋任指揮。這是埔里樂界難得的夢幻組合,並獲得熱烈回響。
在此之前,包括「新故鄉」董事長廖嘉展、大埔里地區觀光發展協會成員等關心在地發展的朋友,也在思索:「埔里一向有藝術小鎮的美譽,但該如何再深化小鎮的內涵?甚至運用這樣的藝文特質,做出更多社會貢獻?」
「三隻毛蟲闖天下」兒童音樂劇的成功,給了靈感,尤其「Butterfly管弦樂團」深具水準的演出,更讓人見識埔里管弦樂界的實力。
「如果埔里有一個交響樂團,能讓古典音樂走入群眾,讓人們的生活盈滿幸福的感動,那是多麼美好的事!」廖嘉展及夥伴們想著。
加上10餘年來,當初學音樂的孩子漸漸長大,如何延續他們的專業養成?如何提供發揮的舞台?漸漸成為新的課題。
於是,「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」開始成形,想要厚植埔里音樂環境的沃土,讓已進入高中、大學、甚至社會的音樂種子,有銜接的專業養成機會;讓優秀的音樂家願意進來授業。這個樂團,將是一個實踐夢想的舞台,期待激盪出在地新美學與願景。
4月29日在暨大附中舉行的「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」發起人會議,由暨南大學蘇玉龍校長任團務委員會總召集人、大埔里地區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茆晉 任贊助委員會召集人、廖嘉展任團長、謝東昇任音樂總監……這群自認不知量力、但仍一路向前的人們,選擇埔里深具代表性的物種——蝴蝶作為團名,期待她化蛹蛻變,帶著在地的驕傲展翅高飛。
這個樂團集結了專業的音樂家,以及具天份的新秀、見習團員,其建構與養成過程,絕對需要社會力的支持,除了熱心企業的贊助,埔里鎮民的認同以及小額捐款,更會是樂團持續成長的關鍵。
廖嘉展表示,樂團的運作將以社會企業的理念出發,「一方面培養人才,一方面參與公共事務相關的義演,支援各級學校的樂團扎根等等。」換言之,讓學音樂的孩子有「歸屬」、「靠港」的地方,同時以他們的專才回饋鎮民與社區。
廖嘉展進一步提及,音樂家就像蝴蝶,「如果我們把棲地環境營造好,不只新生的蝴蝶能安定成長,已經飛出去的也可能再回來,甚至吸引外地更多更珍貴的蝴蝶來棲息。」
站在巨人肩上拉琴
「沒想到埔里有成立交響樂團的一天,我們的孩子太幸運了!」埔里鎮民王榮興說。
王榮興的兩個孩子王力雯、王力喆先後跟著謝東昇學提琴,目前也都入選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見習團員。王榮興回憶,「921地震前,孩子要學小提琴,必須送到台中去,因為沒有老師願意進來鄉下教。」這是埔里家長共同面對的困境。
本身從事園藝種樹的王榮興,自小就喜歡音樂,但家裡環境卻不允許;而今孩子有興趣及天份,雖然經濟並不寬裕,但,「只要他們想學,我賣田、賣厝都會讓他們去!」因為孩子在圓他童年的音樂夢。
這位具有視野與定見的父親,經歷過貧瘠的音樂沙漠時期,格外珍惜每一個發展契機。得知「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」的成立更欣喜不已,尤其他深知地方不同的音樂系統各具獨立性,要整合非常不易,「但廖董事長他們積極地促成多方合作,催生出具公共性及公益性的樂團,這是在地的福氣。」王榮興深感敬佩。
雖然還在起步階段,但孩子也已感受到樂團的優勢與魅力。
念台中二中音樂班的鍾璟棛,在學校練習時,感覺同儕程度都差不多,但一回到交響樂團,跟著專業的老師練習,感覺完全不同,好像上升一個層次。
念國一的王力喆也發現,樂團老師及前輩好像為他開了一個新世界,「沒看過的技法,沒聽過的詮釋方式真的太棒了,我要努力學!」他興奮地說。
謝東昇形容這些孩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拉琴,這就是樂團的音樂教育傳承。
期待「Puli,Puli」響起
從不知量力的心出發,每個人都全力以赴。「如果有一天,我們培育出國家級、甚至世界級的傑出音樂家,全世界都會看到埔里,那將是所有小鎮居民的榮耀。」廖嘉展期待著遠景。
謝東昇也描繪音樂家的夢想:世界知名的城市與國度,都有代表性的樂曲流傳,例如德弗札克為美國做出了傳世的「American」,保羅林克為柏林譜出「Berliner Luft」柏林氣息,百老匯歌舞劇「New York, New York」更加深紐約的魅力……
「那麼,我們的『Puli,Puli』在哪裡?」謝東昇自問。
他坦言,目前是寫不出來的。「但如果5年、10年後,當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如蝴蝶般蛻變成長,我相信這首曲子一定會誕生!」
想像一下未來:在我們的土地上,Butterfly交響樂團的子弟正為鎮民譜出悠揚樂章,每一場演出的安可曲,都可以聽到「Puli,Puli」在傳唱……那是何等璀璨的榮光!
(本文原載於《蝴蝶風》第14期,2013年8月出刊)
映像日月2012募款慈善音樂會
時間:2012年7月26日(星期四)晚上19:00
地點:埔里基督教醫院921紀念堂平安樓7F
長笛/短笛/中音演奏家:謝志偉
鋼琴演奏家:卓卿為、長笛演奏家:廖瑋娸